高校招生热点问题
更多>>- 厦门市海沧区中专学校
- 在教育资源丰富的厦门市海沧区,有多所中专学校为学子们提供了多样化的职业发展路...查看更多>>
- 2025年厦门中专学校名单大全
- 公办中专学校集美工业学校:位于集美区杏前路 22 号,是国家级示范校。厦门工...查看更多>>
- 厦门300多分有哪些职业学校可以上
- 厦门300多分有哪些职业学校可以上小编整理了近几年厦门本地家长及学生口碑较好...查看更多>>
三明农校好吗?
三明市农业学校创建于1991年+5,隶属于福建省农业厅和三明市人民政府。是全国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首批全国示范学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学校位于沙县城关金沙公园,占地413亩,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学校现有32个教学实验室,包括计算机室、组织培养室、电子实验室、电工实验室、电气实验室、计算机组装实验室、美术室、语言实验室、体能训练室、天平室、显微镜室、畜牧、植保等。图书馆藏书20余万册,实验设备总价值181万余元。在职教职工234人,其中专任教师190多人,中高级职称120多人。全日制学生3053人,非全日制学生3999人,是三明规模大的中等职业学校。学校教学楼、实验楼、实训楼、专业实训中心、实训基地、学生公寓、宿舍、学生食堂、运动场馆及相应的教学、生活、健身设施配备齐全。学校开设园林花卉、园艺、农机、畜牧兽医、茶叶、汽车应用与维修、数控技术等19个专业,其中畜牧兽医为国家改革创新重点专业,园林花卉、畜牧兽医、汽车应用与维修3个专业为省级重点(示范)专业,数控技术应用7个专业为市级重点(示范)专业。学校建有园林花卉、生物技术中心、畜牧兽医、数控、汽车操作与维修等校内实训基地,其中园林花卉实训基地为国家级示范实训基地,汽车操作与维修等3个实训基地为市级示范实训基地;数控实训基地是省级技能型紧缺人才实训基地,园林花卉、汽车运维实训基地是市级紧缺人才实训基地。学校努力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职实习、校企联合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先后与省内多家知名企业、单位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开办各类冠名班、特色班。近年来学生参加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竞赛,获奖和一等奖总数占全市获奖和一等奖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学生代表我市参加省内中等职业学校技能竞赛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毕业生双证获证率100%;就业率99%,匹配率80%。学校与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集美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高校合作办学。是福建农林大学函授站,是四川大学、东北农业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和本科班的教学中心。三明农校建校以来,已向社会输送中等专业人才近3万人,其中县处级、局级领导干部1500多人。许多毕业生成为农业战线上的技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许多人创办和领导了公司和农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和”。全国特色先进学校,第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届福建省“文明学校、”学校,福建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福建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福建省花园式单位,福建省绿红旗单位,福建省会计基础标准化单位,福建省校园诚信工作先进单位,福建省食品卫生等级A级单位,三明市村联社先进单位, 三明市首批德育特色学校、三明市德育先进学校、三明市双拥先进单位、三明市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单位、三明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先进单位、三明市先进党组织、三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三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三明市“平安校园”创建、三明市绿色学校。 三明市推行办事公开制度市级示范单位,三明市依法治市先进集体,连续多年被当地政府授予““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文明安全社区”等多项荣誉称号。
由于办学成绩突出,张同志于2012年12月被授予首届“青海杯——黄炎培职业教育校长奖”荣誉称号,2014年10月获得第四届黄炎培优秀校长称号(该奖项是目前职业教育领域高、权威的奖项)。涂景春老师,高级讲师,2007年9月获““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09年9月,学校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教育部联合表彰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2013年7月,被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表彰为“全省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优先””;2014年8月获得教育部“特色学校”荣誉;2011年1月+,学校党委被中共福建省委表彰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经过50年的努力,三明农校办学特色鲜明,管理完善,成绩显著,呈现出人企和谐、风清气正的可喜局面。在办学过程中体现以下特点:
一是发挥优势,服务三农,促进地方经济建设
学校按照““科教兴农,””和““科教兴国,””的战略指导思想,充分发挥人才、技术、设备、信息优势,组织教师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为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开展校村合作。从1984年开始,学校与沙县凤岗镇西山村合作,为西山村提供技术服务,促进了西山村经济的快速发展。2007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7511元,西山村先后获得省级“文明村”,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三明日报曾以“西山村农民财神”为题报道三明农校教师支农先进事迹。
开展校乡合作。2001年以来,学校与沙县郑湖乡、凤岗镇结成校乡合作对子。通过校乡合作、教产结合,农民增加了收入,学校教师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双赢效果。
开展村挂活动。2003年,学校帮扶沙县郑湖乡青阳村,一个偏远贫困村。学校派老师进村帮扶,很快改变了村子的面貌。学校被评为三明市扶贫小康生活“先进工作队。2004年,学校派了一名“双师”的老师到尤溪县梅仙镇平寨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三年来,该村摆脱了一个社会治安提升重点村、计划生育落后村的帽子。我们学校还为村里协调了30多万元的扶贫资金,为村民办实事。2007年,我校派农艺师到尤溪县观前镇东坑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2010年,我校又派出高级讲师、农艺师到沙县秋江街道竹园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为创新农村工作机制注入新的活力。
在新疆开展援助活动。为响应上级支援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学校派出教师作为福建智力援疆专家组成员赴新疆昌吉州昌吉市,担任专家组副组长,开展食用菌栽培技术推广培训和基地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二,注重技能训练,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路子。
三明农校积极践行““稳中专,向两端延伸,工作重心下沉””的思路。一是开展多层次教育。中专专业设置有特色,有成效,从过去的三个专业到现在的二十四个专业;积极办好专科学历教育,走联合办学的新路;加强校企联系,实现“订单培养”,“实习”,不断完善工学结合、校企联合办学的新型培养模式。二是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学校重视岗位能力培养,注重实践教学,实行模块化教学,试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建立严格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三是加强学生实训,加大实验实训基地投入。近年来,学校投资近千万元建设实验实训基地,购置实验设备。第四,产学研结合,夯实学校发展之路。学校允许专业教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机构实习,提供技术服务,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的活动,提高了教师的实践技能。教学课堂与生产实践紧密相连,实现了教学与生产的双赢。五是实行多证制。学校建立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要求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完成专业学习的前提下进行多证培训。毕业生获得“双证和”的比率为98%。
第三,以就业促招生,努力做好招生就业工作
学校坚持““,2抓,2促””的思路,即一手抓招生,一手抓就业,以质量促就业,以就业促招生,有力地促进了学校规模的快速增长。
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难的现象普遍存在。一方面学生不愿进入职业学校,另一方面社会职场急需大量技术工人。针对这一困境,三明农校积极探索招生方式改革,依靠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做好招生宣传工作。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实行全额招生,充分发挥教职工的积极性,招生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招生人数连续十年超过1000人。
通过就业促进入学。学校高度重视职业指导和毕业生就业工作,建立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平台,广泛收集人才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信息,为毕业生提供快捷优质的就业信息服务。所有教师都积极参与职业指导。与* *海峡人才市场、省劳务派遣有限公司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毕业生主要流向中华映管、达夫自动化公司、东南汽车公司、深圳实用电器公司、上海大丰电脑公司、超达集团、泉州谢利公司等用人单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观念,提供就业咨询服务,组织供需见面会。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每年都达到98%以上。由于就业渠道畅通,得到了广大家长的认可,全日制在校人数一直保持在3000人以上。
第四,齐抓共管,务求实效,建设平安校园
1.把德育放在第一位。坚持育人为本,开展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采取“ 8与”相结合的做法。规范学籍管理,不断改进学风和校风。加强学校共青团组织和学生团体建设,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学校人文环境水平,开展礼仪教育、感恩教育等活动,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学校根据社会发展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随着学生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形势的变化,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具有特色的管理制度,使学生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确保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按章办事、奖惩分明。在学生管理上,采取了““ 6条线,”共管”的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加强校园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建平安校园。在学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采取““ 5结合””的做法。由于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到位,学校综合治理成绩显著,多次受到三明综治委、三明市公安局、三明市教育局表彰。
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为加快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激励的运行机制,从2002年开始,学校中层领导干部开始竞聘上岗,实行全员聘用合同制,行政、后勤竞聘上岗,在全省中等职业学校率先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离。目前已逐步形成了职务能上能下、工资能升能降、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学校人事管理逐步制度化、科学化,极大地调动了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三明中等职业学校正在推广三明农业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学校制定了人才引进和培养措施,实施了““青训工程”、“””、““以老带新”等制度。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鼓励教师在职进修,提高学历和专业水平。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继续教育,鼓励教师在职进修,选派部分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到高校、职业教育机构和企业深造。2005年,教师全部为本科学历,另有32名教师获得在职硕士学位。
组织教师参加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做好教师转岗培训,适应新设专业的需要;加快培养“双师型”教师,出台激励措施,鼓励教师评第二职称,鼓励教师参与生产实践和技术推广,不断扩大“双师型”教师队伍。目前我校74.1%的专业教师是“双师”教师。聘请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到我校兼职,改善我校教师队伍结构。
积极做好教师转岗培训,适应新专业的开设。鼓励教师参与生产实践和技术推广,不断扩大“双师”教师队伍,使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向“双师”、“高学历“强技能”方向发展。
2、以市场为导向,开办新专业。
学校要按照““”的原则,办好传统专业,突出重点专业,强化特色专业,发展新兴专业,以“””打造品牌专业,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强化优势专业,将专业建设与社会、企业需求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已建专业和重点专业的作用,增设新专业,使学校围绕市场转专业,围绕行业转专业,围绕需求转人才培养。近年来,学校开设了航空服务、汽车运用与维修、数控技术、幼儿教育、烹饪(小吃方向)等专业,在招生就业中充分体现了新兴特色专业的活力,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强心剂。
3.开拓创新,走多元化办学新思路。
学校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改革培养目标;以培养目标为导向改革教学内容。更新办学理念,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在办学模式上,学校实行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实习”和“三段式”模式,走工学结合之路。学校先后与达夫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东南汽车厂、漳州正兴集团、厦门TDK等企业建立了联合办学机制。同时与高校联合举办专科层次学历教育,全面落实多元化、多层次办学新思路;学制方面,我校实行弹性学制,学分制管理和“1.51.5”,“小编1”的半工半读模式。此外,我校还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开展短期培训,每年为当地培训下岗职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4000余人,真正使职业教育为振兴地方经济、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
4.培养实用型人才,突出技能和特色。
我校一直在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如在园林花卉专业实施项目教学法,在电子商务专业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实践教学公司管理等。我校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将课程实验及相关技能训练、教学实习、生产劳动、生产实习、社会实践、顶岗实习等融入实践教学体系。在2009年福建省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中,我校代表队取得优异成绩。中餐餐桌设置项目获一等奖,西餐餐桌设置、二等汽车维修、钣金、动漫制作、企业网络获三等奖。学校全面推行职业能力证书与教学内容相融合的““直通车””模式,从整体教学设计上保证了毕业生同时获得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制度的实施。历年来,毕业生获得“双证、”的比率达到98%以上。
六、建立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长效机制。
为加快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激励的运行机制,2003年以来,学校进行了一系列人事制度改革,中层领导干部竞聘上岗,实行全日制聘用合同制,行政后勤竞聘上岗。在全省中等职业学校率先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离,实行岗位管理和分级聘用。通过这一系列人事制度改革,我校逐步形成了能上能下、能上能下、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逐步实现了学校人事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极大地调动了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目前,三明的职业学校和省内很多学校都在推广三明农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2014年1月,三明市农业学校被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确定为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示范学校。三明农改以教育投入多元化、教育技术信息化、教师素质提升、教育改革创新、教育管理制度化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探索,扎实工作,努力把学校打造成海西高质量、有特色的现代化名校和名副其实的首批国家级示范学校!
- 2024-12-13 福建公办中职学校有哪些?
- 2024-12-13 厦门民办高中招生,大家关心的常见问题→
- 2024-12-13 中考失利,可以转学、借读吗?
- 2024-12-13 2025年厦门哪些中职学校招往届生?
- 2024-12-13 2025年福建中职学考报名条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