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德2024端午节手抄报内容简短20字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阳节、中元节、天中节等。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集祭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饮食为一体的民间节日。端午节是一个“龙在天上飞”的吉祥日子,龙和龙舟文化一直贯穿着端午节的传承历史。
端午节的起源。为纪念屈原,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广为流传。据说战国时期的诗人楚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杀了。为了防止河里的鱼虾吃掉他的身体,让他的灵魂在河里挨饿,人们把食物包在粽子叶里扔进河里,于是就形成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端午节的习俗包括划船、戴香囊和扎五颜六色的衣服。
2.为纪念伍子胥,传说伍子胥为国被奸臣陷害,自尽以证清白。5月5日,他的尸体被扔进了河里,于是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伍子胥而举行的。
3.为了纪念小女儿曹娥,据说曹娥的父亲在河里淹死了,好几天没见到尸体。当时,小的女儿曹娥只有十四岁,日夜在河边哭泣。17天后,他也在5月5日投河自尽,5天后捞出父亲的尸体,被传为神话。因此,据说端午节也是纪念他孝顺的女儿曹娥的日子。
端午节的习俗端午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融合了多种民俗,全国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习俗内容或细节也有差异。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有挑龙舟、端午、采药、挂艾草、菖蒲、祭祖、洗草药水、中午喝水、泡龙舟、吃粽子、放风筝、扎五彩丝线、熏苍术、戴香囊等。
龙舟运动在中国南部沿海地区非常流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一项国际比赛。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自古以来就流行于中国各地,成为中华民族影响大、覆盖面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
在端午节期间表演传统民俗活动,不仅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还可以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端午节文化在世界上有着广泛的影响,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庆祝端午节。
关于屈原的端午节的故事更早出现在《史记·屈原列传》和《贾生列传》中。据闻一多考证,南朝吴亮君所著《齐和续》一书中首次将屈原与端午节联系在一起。
公元前278年,秦国的将军率领他的军队南下,征服了楚国的首都。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在此之前,他被楚王逐出政治中心,流放到江南。
楚国人在汨罗江上漂流竹筏,到处寻找屈原的下落,却形成了赛龙舟的习俗。此外,为了防止河里的鱼和螃蟹吃屈原的尸体,人们把大量的糯米食物扔进河里,这被认为是粽子的来源。

- 2022-04-22 厦门适合初中男生学的技术有哪些 男生热门专业
- 2022-04-21 厦门好的中专有哪些学校?
- 2022-04-22 厦门初中毕业生有哪些好职业技校?
- 2022-04-15 厦门哪里有职业技术学校?
- 2022-04-22 厦门职业技术学校招生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