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为什么是法定节假日
国家从人文、文化、历史、社会、和谐的角度,把传统节日变成了法定节假日。“节日遗产不同于艺术遗产。艺术遗产的传承人是艺术的传承人,节日遗产的传承人是全民。”清明-上坟,扫墓,中秋节-赏月,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春节-舞龙。
按中国历法,农历八月在秋中,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中秋,八月十五日在中秋,所以称为中秋。
2.法定节假日是指庆祝和休假的休息时间,由国家法律根据各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或纪念要求统一规定。
3.节假日期间,各地各部门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安全、保卫等工作。遇有重大突发事件,要及时报告,按规定妥善处理,确保人民群众平安过节。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始于初唐,盛行于宋代。到了明清时期,它已经成为与春节同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早在春秋时期就开始崇拜月亮。后来贵族官员、学者纷纷效仿,逐渐流传到民间。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传统节日。
2.中秋节自2008年被列为国家法定假日,2006年5月20日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1.吃月饼
《罗钟文姬》记载,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觉得味道鲜美,就命御厨在红绫把月饼包好,送给新进士。这可能是我们能看到的比较早的月饼记录。到了宋代,月饼有了荷叶、金花、荷花等雅号,制作方法也更加精细。诗人苏东坡有诗说:“小饼如嚼月,饼中有饼,饼中有饼。”这是糕点,这是糖。它的味道甜脆可口。
2.赏月吧。
赏月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愉悦。民间中秋节赏月活动始于魏晋,但并未成为习俗。在唐代,中秋节赏月玩月是相当流行的,许多著名诗人都有吟咏月亮的诗。直到宋代,形成了中秋节这一以赏月为中心的民间节日,并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的是,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受悲伤,他们往往用阴晴圆缺来比喻人情。即使是中秋之夜,皎洁的明月也掩盖不了宋人的忧伤。
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节还有另一种形式,那就是中秋节是一个世俗的、欢乐的节日:“中秋前,各铺新酒,你家亭台楼阁,百姓争酒楼玩月,乐声千里闻,一玩一坐,直到天明。”宋朝的中秋节是一个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赏月游客络绎不绝。
3.祭月
古代有“秋暮暮月”的习俗。晚上,也就是拜月神。摆一个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得切成莲花形状。
月下月尊朝月,红烛高燃。全家轮流拜月,然后主妇切团圆月饼。切人提前算好全家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一起算。它们不能多切或少切,大小要一样。

- 2022-04-15 厦门好的职业技术学校有哪些?
- 2022-05-09 厦门职高分数线比较低多少
- 2022-04-15 厦门职业技术学校联系方式怎么咨询?
- 2022-05-05 厦门中专升大专哪些学校可以报名?
- 2022-04-22 厦门男孩初中毕业学什么专业比较好 哪些职业吃香